欧美亚洲中文,在线国自产视频,欧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1. <dfn id="rfwes"></dfn>
          <object id="rfwes"></object>
        1. 站長資訊網(wǎng)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wǎng)站

          linux打包是什么意思

          在linux中,打包指的是一個文件或目錄的集合,而這個集合被存儲在一個文件中;簡單來說,打包是指將一大堆文件或目錄變成一個總的文件。打包文件沒有經(jīng)過壓縮,因此它占用的空間是其中所有文件和目錄的總和。

          linux打包是什么意思

          本教程操作環(huán)境:linux7.3系統(tǒng)、Dell G3電腦。

          linux打包是什么意思

          打包,也稱為歸檔,指的是一個文件或目錄的集合,而這個集合被存儲在一個文件中。歸檔文件沒有經(jīng)過壓縮,因此,它占用的空間是其中所有文件和目錄的總和。通常,歸檔總是會和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備份聯(lián)系在一起。

          注:打包和壓縮不是一個概念。打包是指將一大堆文件或目錄變成一個總的文件;壓縮則是將一個大的文件通過一些壓縮算法變成一個小文件。

          壓縮是指利用算法將文件進行處理,已達到保留最大文件信息,而讓文件體積變小的目的。其基本原理為,通過查找文件內(nèi)的重復(fù)字節(jié),建立一個相同字節(jié)的詞典文件,并用一個代碼表示。比如說,在壓縮文件中,有不止一處出現(xiàn)了 “C語言中文網(wǎng)”,那么,在壓縮文件時,這個詞就會用一個代碼表示并寫入詞典文件,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縮小文件體積的目的。

          Linux 下,常用歸檔命令有 2 個,分別是 tar 和 dd(相對而言,tar 的使用更為廣泛)。當然,tar 命令也可以作為壓縮命令,也很常用。下面就聊聊tar打包命令。

          Linux tar打包命令詳解

          Linux 系統(tǒng)中,最常用的歸檔(打包)命令就是 tar,該命令可以將許多文件一起保存到一個單獨的磁帶或磁盤中進行歸檔。不僅如此,該命令還可以從歸檔文件中還原所需文件,也就是打包的反過程,稱為解打包。
          使用 tar 命令歸檔的包通常稱為 tar 包(tar 包文件都是以“.tar”結(jié)尾的)。

          1、tar命令做打包操作

          當 tar 命令用于打包操作時,該命令的基本格式為:

          [root@localhost ~]#tar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登錄后復(fù)制

          此命令常用的選項及各自的含義如表 1 所示。

          linux打包是什么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 tar 命令指定選項時可以不在選項前面輸入“-”。例如,使用“cvf”選項和 “-cvf”起到的作用一樣。

          下面給大家舉幾個例子,一起看看如何使用 tar 命令打包文件和目錄。

          【例 1】打包文件和目錄。

          [root@localhost ~]# tar -cvf anaconda-ks.cfg.tar anaconda-ks.cfg #把anacondehks.cfg打包為 anacondehks.cfg.tar文件
          登錄后復(fù)制

          選項 “-cvf” 一般是習慣用法,記住打包時需要指定打包之后的文件名,而且要用 “.tar” 作為擴展名。打包目錄也是如此:

          [root@localhost ~]# ll -d test/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6月 17 21:09 test/ #test是我們之前的測試目錄 [root@localhost ~]# tar -cvf test.tar test/ test/ test/test3 test/test2 test/test1 #把目錄打包為test.tar文件 tar命令也可以打包多個文件或目錄,只要用空格分開即可。例如: [root@localhost ~]# tar -cvf ana.tar anaconda-ks.cfg /tmp/ #把anaconda-ks.cfg文件和/tmp目錄打包成ana.tar文件包
          登錄后復(fù)制

          【例 2】打包并壓縮目錄。
          首先聲明一點,壓縮命令不能直接壓縮目錄,必須先用 tar 命令將目錄打包,然后才能用 gzip 命令或 bzip2 命令對打包文件進行壓縮。例如:

          [root@localhost ~]#ll -d test test.tar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6月 17 21:09 test -rw-r--r-- 1 root root 10240 6月 18 01:06 test.tar #我們之前已經(jīng)把test目錄打包成test.tar文件 [root@localhost ~]# gzip test.tar [root@localhost ~]# ll test.tar.gz -rw-r--r-- 1 root root 176 6月 18 01:06 test.tar.gz #gzip命令會把test.tar壓縮成test.tar.gz
          登錄后復(fù)制

          2、tar命令做解打包操作

          當 tar 命令用于對 tar 包做解打包操作時,該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tar [選項] 壓縮包
          登錄后復(fù)制

          當用于解打包時,常用的選項與含義如表 2 所示。

          linux打包是什么意思

          其實解打包和打包相比,只是把打包選項 “-cvf” 更換為 “-xvf”。我們來試試:

          [root@localhost ~]# tar -xvf anaconda-ks.cfg. tar #解打包到當前目錄下
          登錄后復(fù)制

          如果使用 “-xvf” 選項,則會把包中的文件解壓到當前目錄下。如果想要指定解壓位置,則需要使用 “-C(大寫)” 選項。例如:

          [root@localhost ~]# tar -xvf test.tar -C /tmp #把文件包test.tar解打包到/tmp/目錄下
          登錄后復(fù)制

          如果只想查看文件包中有哪些文件,則可以把解打包選項 “-x” 更換為測試選項 “-t”。例如:

          [root@localhost ~]# tar -tvf test.tar drwxr-xr-x root/root 0 2016-06-17 21:09 test/ -rw-r-r- root/root 0 2016-06-17 17:51 test/test3 -rw-r-r- root/root 0 2016-06-17 17:51 test/test2 -rw-r-r- root/root 0 2016-06-17 17:51 test/test1 #會用長格式顯示test.tar文件包中文件的詳細信息
          登錄后復(fù)制

          3、tar命令做打包壓縮(解壓縮解打包)操作

          你可能會覺得 Linux 實在太不智能了,一個打包壓縮,居然還要先打包成 “.tar” 格式,再壓縮成 “.tar.gz” 或 “.tar.bz2” 格式。其實 tar 命令是可以同時打包壓縮的,前面的講解之所打包和壓縮分開,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在 Linux 中打包和壓縮的不同。

          當 tar 命令同時做打包壓縮的操作時,其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tar [選項] 壓縮包 源文件或目錄
          登錄后復(fù)制

          此處常用的選項有以下 2 個,分別是:
          -z:壓縮和解壓縮 “.tar.gz” 格式;
          -j:壓縮和解壓縮 ".tar.bz2"格式。

          【例 1】壓縮與解壓縮 ".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cvf tmp.tar.gz /tmp/ #把/temp/目錄直接打包壓縮為".tar.gz"格式,通過"-z"來識別格式,"-cvf"和打包選項一致
          登錄后復(fù)制

          解壓縮也只是在解打包選項 “-xvf” 前面加了一個 “-z” 選項。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tmp.tar.gz #解壓縮與解打包".tar.gz"格式
          登錄后復(fù)制

          前面講的選項 “-C” 用于指定解壓位置、“-t” 用于查看壓縮包內(nèi)容,在這里同樣適用。

          【例 2】壓縮與解壓縮 “.tar.bz2” 格式。
          和".tar.gz"格式唯一的不同就是"-zcvf"選項換成了 “-jcvf”,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tar -jcvf tmp.tar.bz2 /tmp/ #打包壓縮為".tar.bz2"格式,注意壓縮包文件名 [root@localhost ~]# tar -jxvf tmp.tar.bz2 #解壓縮與解打包".tar.bz2"格式
          登錄后復(fù)制

          把文件直接壓縮成".tar.gz"和".tar.bz2"格式,才是 Linux 中最常用的壓縮方式,這是大家一定要掌握的壓縮和解壓縮方法。

          tar 命令最初被用來在磁帶上創(chuàng)建備份,現(xiàn)在可以在任何設(shè)備上創(chuàng)建備份。利用 tar 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錄打包成一個文件,這對于備份文件或是將幾個文件組合成為一個文件進行網(wǎng)絡(luò)傳輸是非常有用的。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wǎng)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