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找我?那是因為你的虛榮心在作祟!”
上午9點半,嘉怡盤腿坐在大學宿舍的床上,頭發(fā)凌亂、兩眼緊盯手機、雙手在屏幕上不停地亂按……同宿舍的女生都去實習了,而她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這一天,她的任務是和男生宿舍的4人“開車隊”,幫助客戶從白銀上鉆石。
“這人加錢了,規(guī)定了時間必須打完,但銘文太垃圾”,嘉怡邊打邊吐槽著,這是她三天前接的“大單”之一,若這些單子干成了,則比宿舍另幾人實習一周賺的要多。
嘉怡有個引以為豪的賬本,上面記滿了她近一年的征戰(zhàn)歷程:青銅到黃金+紅包50元;鉑金到鉆石+紅包140元……
在實習與考研的雙重選擇下,大四學生嘉怡走出了一條自認為“前途光明”的代打道路:既不用坐班,又可與好友互動,還能隨時過把癮。最重要的是,玩家的勝負欲和虛榮心,讓代打行業(yè)供不應求,只要戰(zhàn)績出色,客戶則會源源不斷,“即便騰訊嚴打,那也是暫時的,畢竟它要賺錢”。
嘉怡僅僅是《王者榮耀》代打行業(yè)的一個縮影。可怕的是,在大四學生中,懷揣這一觀念的人不在少數(shù)。這款國民級的手游,在“侵害”未成年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一種“坐著賺錢”的慵懶理念正在滋生,且影響甚廣。
性質改變,多是代打間的戰(zhàn)爭

今年6月13日,騰訊官方發(fā)布了《凈化游戲環(huán)境聲明》,稱對惡意送人頭、惡意掛機、代練、故意掉分等進行專項打擊,并根據(jù)程度處以禁止上榜、禁止PVP、封號等懲罰。
這讓嘉怡有些擔心,她放棄實習機會致力于此,莫非要斷財路?
不久后,《王者榮耀》迎來了全新的S8賽季。嘉怡發(fā)現(xiàn),尋求代打的訂單量開始劇增,這是集中賺錢的好時機,她頂著被封號的風險,再度開啟“廝殺”模式。
“普通玩家都去吃瓜吧”,在嘉怡看來,如今的《王者榮耀》有著特定的規(guī)律,賽季之初的對決,多是“代打和代打的戰(zhàn)爭”。
“現(xiàn)在學生們都玩,老師也玩,段位太低了不好開口”,嘉怡有個6人的微信群,另5人是同一學院的男生。他們分工明確,平時在朋友圈和論壇上打廣告、等訂單,有人負責接單洽談,另有人負責協(xié)調時間。游戲中,每人有自己擅長的位置,若客戶要求陪練,則以“4帶1”模式進入游戲,通過默契配合迅速完成任務;若要求代打,則登錄客戶賬號,通過嫻熟技術幫其上分。相比而言,后者所花費的精力更多,價格也會略高。
嘉怡的團隊發(fā)現(xiàn),在朋友圈尋訂單,數(shù)量少且效率低,他們需要尋求合作,讓有規(guī)模的工作室給他們“分點湯”。
這與很多傳統(tǒng)行業(yè)的合作模式類似:上家接單下家干活,上家抽取三四成利潤,即便如此,嘉怡的小團隊也能月入兩萬元,每人可均分四五千元。
這些錢可以基本滿足日常開銷,但她心有不甘。“現(xiàn)在我除了代打,就是看視頻研究游戲,每個英雄的屬性和對戰(zhàn)思路”,嘉怡顯然對游戲著了魔,不久前,網(wǎng)上一則《王者榮耀》代練月入5萬的消息傳出,這更讓她興奮不已。目前,小團隊正在籌劃建立代練工作室,打算再招募幾名資深玩家,“我感覺嚴打都是虛的,這個游戲可能還會火一年,我們就賺這一年錢,其他的以后再說”。
競爭激烈,高薪只屬于頭部

嘉怡的目標真能實現(xiàn)嗎?
“那是傳聞,或者說是極少數(shù)的資深工作室的收入”,王磊是北京三石代打工作室的老板。他的路數(shù)與嘉怡有些類似,大學畢業(yè)后圍繞《王者榮耀》創(chuàng)業(yè),現(xiàn)在每天的任務就是重復游戲。
今年年初,王磊在創(chuàng)建工作室前算過筆賬,一個八人的團隊,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單日收入可達到2500元,以每月最高盈利6萬元計算,除去每人4000元的基本工資、房屋租金以及水電外,自己的實際收入至少可達3萬元。
特別提醒:本網(wǎng)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wǎng)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