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云”的可靠性依然存有疑慮,不知道如何確保公司能夠在服務器宕機時依然可以正常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商業(yè)運用的話?那些這篇文章也許對你會有幫助。
幾乎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看到數據泄露、黑客入侵、或是亞馬遜、微軟等巨頭因為服務器故障導致的服務崩潰。雖然我們已經步入了云計算時代,但對于很多公司尤其是一些初創(chuàng)型的公司來說,數據安全的意識依然非常單薄,數據安全保護工作也基本是真空的狀態(tài)。雖然沒有絕對的安全,但我們依然應該尋找最有效的安全保護措施,并且信賴最理想的策略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云計算下,一個非常普遍的數據安全保護應用場景是:
公司里的每臺計算機或者是服務器都安裝了數據備份應用,每天,員工在打開計算機之后,都會自動運行相關的程序,對計算機內的數據進行實時備份到云端,即使有一天,計算機丟失或者員工離職交接的時候,都只需要一個命令就是將數據恢復或下載。
這就是基于云計算的數據備份。
云計算發(fā)展到今天,最直接惠及的行業(yè)就是傳統(tǒng)IT產業(yè),隨著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微軟以及國內的阿里云、金山云等互聯(lián)網巨頭在公有云方面部署的完成以及近幾年云計算市場上SaaS(軟件即服務)的興起,原本依靠硬件的數據存儲業(yè)務變得更加的互聯(lián)網化、低成本化。用戶不再需要關注底層硬件,而只要關注應用層面的實現(xiàn)便可以快速部署所需要的應用。未來,越來越多的數據將存儲到云端,,而云端依靠其“按需分配”的原則,將實現(xiàn)空間的快速擴容以及數據的快速調用,云端的大數據量備份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