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中文,在线国自产视频,欧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1. <dfn id="rfwes"></dfn>
          <object id="rfwes"></object>
        1. 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華為成2018年四大通信設備企業(yè)唯一盈利贏家:愛立信、諾基亞陷虧損

            近日,四大電信設備商相繼發(fā)布了2018年業(yè)績報告。華為一騎絕塵,實現營收利潤雙豐收。一家歡喜,三家憂,另外三大設備廠商——中興、諾基亞、愛立信依然在奮力前行。

            正如狄更斯所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對于設備商而言,凜冽的寒冬已經過去,隨著5G的部署加快,無線接入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的增長機遇。這也意味著設備商之間的競爭會愈發(fā)激烈,一場沒有硝煙的5G爭霸賽悄然而起…..

            設備商迎來“三九”時刻

            一年當中,三九最冷。對于通信設備廠商來說,過去一年就是通信行業(yè)中最冷的時刻,運營商4G建設變緩,5G投入徘徊??v觀四大設備廠商的業(yè)績,只有華為一家盈利,諾基亞、愛立信、中興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華為是唯一的贏家,在2018年這個極不平靜的一年交出了一份羨煞旁人的答卷。2018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02億元;凈利潤593.45億元,同比增長25.1%;其2018年中國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3721.62億元,同比增長19.1%。

            令人驚訝的是,在華為的三大業(yè)務中,消費者業(yè)務已經取代運營商業(yè)務,營收排名第一,消費者業(yè)務銷售收入3489億元,同比增長45.1%,排名第一;這其中最大的功臣當屬華為的智能手機,其2018年全球發(fā)貨量超過了2.06億臺,非智能手機產品發(fā)貨量則是超過了1億臺。運營商業(yè)務銷售收入2940億元,同比下滑1.3%;企業(yè)業(yè)務銷售收入744億元,同比增長23.8%。

            華為和中興都是中國知名的設備廠商,難免被拿來對比一番,但是在過去一年,中興遭遇了美國政府的禁令和巨額罰款的雙重打擊,業(yè)績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數據顯示,2018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業(yè)收入855.1億元,凈利潤為-69.84億元。其中主要虧損是10億美元罰款及激活拒絕令期間的經營損失、預提損失所致。2018年7月14日在中興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中興隨即全力恢復業(yè)務運營,到第四季度已經實現10.1億元現金流量凈額;近日公布的一季度業(yè)績預告顯示,其已經可以實現凈利8到12億元。

            對于一直處于轉型陣痛期的愛立信而言,2018年似乎已經露出復蘇的態(tài)勢。愛立信2018年營業(yè)收入為2108.38億瑞典克朗(根據2018年12月31日中行匯率計算:折合約1561.68億元),同比增長2.66%,凈利潤為虧損62.76億瑞典克朗(折合約48.37億元),相比去年虧損324.33億瑞典克朗,虧損大幅收窄。

            據悉,這是自2013年以來,愛立信首次實現了全年的有機銷售額增長。而重新恢復收入的增長,一方面得益于愛立信以“節(jié)流”為目標的百億成本削減計劃順利完成,讓愛立信能夠輕裝上陣;另一方面,愛立信積極“開源”,尋找新的業(yè)務增長點,總體戰(zhàn)略就是更加聚焦與運營商的合作。

            顯然,諾基亞也深諳此道。過去一年,諾基亞和全球的主流運營商展開深度合作。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更是加大投入。諾基亞中國業(yè)務和上海貝爾整合成立的上海諾基亞貝爾,是國資委直屬央企中唯一的合資企業(yè)。去年11月,諾基亞與中國三大運營商簽署框架協(xié)議,總價值超過20億歐元。

            總體來看,諾基亞2018年營業(yè)收入為225.63億歐元(折合約1774.22億元),同比下滑2.52%,凈利潤為虧損3.35億歐元(折合約26.74億元),相較于去年虧損14.58億歐元,虧損縮減。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四個季度里,該公司虧損額呈現遞減態(tài)勢,Q4更是實現利潤2.03億歐元,為2018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加大研發(fā)投入 備戰(zhàn)5G時代

            2019年被認為是5G商用元年,對通信設備商來說,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四大設備廠商不謀而合的選擇了加大研發(fā)投入,而只有前期大力投入研發(fā),才能在5G戰(zhàn)場上“守得云開見月明”。

            2018年,華為的研發(fā)費用達到1015億元人民幣,占比銷售收入14.1%,位列歐盟發(fā)布的2018年行業(yè)研發(fā)投資排名第五位;在過去十年中,華為在研發(fā)上累計投入超過4800億元人民幣。聯(lián)合國下屬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近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向該機構提交專利申請高達5405份,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華為和全球182家運營商開展5G測試,簽定了30多個5G商用合同,40000多個5G基站已發(fā)往世界各地。基于對華為5G技術和產品的認可,沃達豐、西班牙電信以及中國三大運營商等全球50多家運營商與華為開展5G商用測試,推進5G產業(yè)的商用進程。

            對于中興而言,即使在去年遭遇美國政府的禁令和巨額罰款的困境下,依舊選擇了聚焦5G為核心的技術領域,進一步加大5G研發(fā)投入。2018年研發(fā)投入為109.1億元,占營業(yè)收入的12.8%,較上年同期增長0.9個百分點。這也使得中興通訊有能力在5G商用前夕推出端到端5G商用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唯二的廠家。

            據悉,中興通訊已做好從5G端到商用的全面準備,在5G無線、承載、核心網、垂直行業(yè)應用、芯片、終端等關鍵領域有完善的產品布局、系列化的解決方案、豐富的業(yè)務生態(tài),只待5G商用發(fā)令槍響。目前,中興已與全球30多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并已出貨10000個Massive MIMO基站。

            2018年初,愛立信重新定義LOGO角度,意味著這家百年老店全新的開始。過去一年,愛立信研發(fā)收入為389.09億瑞典克朗(折合約288.20億元),同比提升2.7%。而對于如火如荼的中國市場,愛立信也多次強調將繼續(xù)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推動5G發(fā)展與落地。

            2018年2月,愛立信宣布5G業(yè)務開啟同時透露其已經開始接到5G訂單。同年9月初,愛立信宣布與T-Mobile US簽署了一份價值35億美元的多年期5G網絡部署合同。目前,愛立信已與18家運營商客戶達成可公示的商用5G合同,并與43家運營商簽署了5G合作諒解備忘錄。同時;愛立信已為世界各地客戶提供了300多萬臺5G-ready的無線射頻單元設備。愛立信稱,到目前為止,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5G)商業(yè)協(xié)議。

            在5G這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沒有哪家設備廠商愿意甘于人后。2018年,諾基亞拿出約363.29億元投入研發(fā)。據悉,諾基亞是最先拿到5G大單的設備商,2018年7月份,諾基亞與T-Mobile宣布簽署價值35億美元多年期協(xié)議。截止目前,諾基亞已經與16家運營商在全球30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簽署了5G部署商業(yè)合同,包括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qū)。在5G商用方面,諾基亞在全球范圍與通信服務提供上廣泛合作,逐步開始商用部署。諾基亞已經與包括AT&T,KT,Optus,T-Mobile,Vodafone,SK Telecom,NTT DoCoMo,Telia,TIM San Marino和Rain等進行合作。

            諾基亞總裁、首席執(zhí)行官蘇立(Rajeev Suri)對2019年的業(yè)績非??春谩K硎?,2019年,預計諾基亞的業(yè)績表現將比2018年更勝一籌,同時對于5G將加快商用部署的預期沒有改變。鑒于2019年5G商用部署將陸續(xù)展開,預計上半年業(yè)務可能會稍顯乏力,但下半年將強勁回升。

          華為成2018年四大通信設備企業(yè)唯一盈利贏家:愛立信、諾基亞陷虧損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lián)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