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微軟公司Windows部門總裁斯蒂芬·辛諾夫斯基離職的消息震驚業(yè)界,就在半個月之前,這位有“Win8之父”稱號的微軟老臣,還被認為是下一任微軟CEO的熱門人選,然而轉眼之間,就卷鋪蓋走人了。
上月26日,微軟發(fā)布了最新的操作系統(tǒng)Windows8。作為部門主管、以及開發(fā)Win8的關鍵性人物,辛諾夫斯基在發(fā)布會上親自登臺,向觀眾展示了微軟的這款最新產品:
辛諾夫斯基:大家來到Windows8的現場,我很高興。今天來到這里慶祝全球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推出,Windows8是一個里程碑,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
辛諾夫斯基1989年加入微軟,由于技術出眾,被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提拔為“技術助理”,負責研究那些有前景的技術。隨后,辛諾夫斯基對Office部門進行了統(tǒng)一,結束了這個部門拒絕讓Word和Excel等程序實現無縫對接的割據狀態(tài)。
后來,由于微軟WindowsVista市場表現糟糕,辛諾夫斯基被調往Windows部門,負責新的操作系統(tǒng)的開發(fā)。在他的主持下,微軟推出了備受好評的Windows7,這款產品可以說是辛諾夫斯基的得意之作,在上個月底Win8的發(fā)布會上,他還特意回顧了自己的這段輝煌歷程:
辛諾夫斯基:三年前在這周我當時推出了Windows7,那個時候Windows7成為最成功的、最廣泛使用的OS的系統(tǒng)。PC的生產廠商大量使用Windows7的技術,讓用戶體驗Windows,到今天為止我們很高興跟大家分享Windows7已經在全球有6.7億個授權用戶。
可以說,辛諾夫斯基是微軟的有功之臣。然而,在公司內部,對于他這個人卻有著嚴重兩極分化的評價。一些人認為他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性格粗野;一些曾經在微軟工作過的人表示,是辛諾夫斯基的個性迫使他們不得不辭職,其中還有人把他稱為微軟的“毒瘤”。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辛諾夫斯基還是微軟公司里唯一一個敢于頂撞比爾·蓋茨的人。蓋茨有一次想讓Office部門開發(fā)某種產品,但受到辛諾夫斯基的強烈抵制,以至蓋茨提出了撤換他的建議。但最后,蓋茨還是改變了主意,因為對于微軟來說,辛諾夫斯基太重要了。
即使批評辛諾夫斯基最厲害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個天才,他總是能夠嚴格按照3年一個周期,準時推出符合要求的新產品,這個能力使他成為微軟不可或缺的人物。有時候,他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這個特殊地位地位,隨心所欲地去做一些事情。
據幾位前微軟員工透露,辛諾夫斯基曾經因為沒有獲得想要的職位,就以辭職相威脅。比爾·蓋茨不得不出面安撫他,賦予他更多的權力。由于在公司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在推出Windows 8之后,很多人都相信,除非最后證明這是一款失敗的產品,否則,史蒂文·辛諾夫斯基必將成為微軟下一任CEO。
沒想到,Windows 8發(fā)布剛剛半個月,辛諾夫斯基就被踢出了微軟。原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創(chuàng)新工場CEO李開復對此表示震驚,他說:“這可是大地震。辛諾夫斯基雖然為人兇悍、人緣不好,但是我認為他是微軟最聰明,執(zhí)行力最強的領導。Windows可以說是他拯救的。”
那么,辛諾夫斯基為什么會離職呢?不管是他本人,還是微軟公司,對此都沒有做出解釋。外界猜測,辛諾夫斯基雖然才能出眾,但他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與微軟高管團隊的多位成員不和,并非是微軟需要的那種具有團隊精神的領導者。據說,微軟現任CEO鮑爾默也跟他有矛盾,兩人經常在公共場合爭吵。
據報道,微軟內部有消息說,辛諾夫斯基突然離職的直接原因是他“抵制跨部門合作”。長期以來,微軟的各個部門一直都是各自為戰(zhàn),不同部門的主管為了獲取更多的開發(fā)資源,不惜與其他部門拳腳相向,而這一切都造就了微軟長期以來“藩王割據”的局面。
據了解,最近一段時間,微軟已經開始打算改變這種惡性文化和組織架構,希望能夠通過跨部門合作,使微軟內部變得更具凝聚力。而這種努力很可能遭到了辛諾夫斯基的反對,因為他一向都會不遺余力地打擊微軟公司的其他產品,只要這些產品有可能威脅到他的Windows業(yè)務。
有傳言說,雖然蓋茨與辛諾夫斯基是多年好友,但他支持鮑爾默的決定,以鼓勵微軟各個部門展開更密切的合作。辛諾夫斯基的離開,讓人們想起了上個月蘋果公司趕走iOS部門首席設計師斯科特·福斯托爾,這兩個人非常相似,都是史蒂夫·喬布斯的狂熱崇拜者,都被認為是天才,也都被貼上了“難以相處”的標簽。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微軟失去辛諾夫斯基,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他是微軟高管中少見的那種兼具商業(yè)遠見和優(yōu)秀技術能力的人才。有遠見卓識,就意味著很多時候,你所做的事在別人看來非常瘋狂。即使是喬布斯那樣偉大的人物,也曾經被蘋果掃地出門,誰敢說,現在的微軟不會成為喬布斯被趕走之后的蘋果公司那樣,日漸式微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