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中文,在线国自产视频,欧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1. <dfn id="rfwes"></dfn>
          <object id="rfwes"></object>
        1. 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三星為小米們敲響了警鐘:光硬不行,要做生態(tài)

          三星為小米們敲響了警鐘:光硬不行,要做生態(tài)

            三星今日之困,也是所有手機硬件廠商的明日之憂。

            最新財報顯示,2014年,三星在過去3年中首次出現年度利潤的下降,而第四季度來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移動設備的利潤同比下降達64%,這已是三星該業(yè)務連續(xù)第5個季度利潤同比下降。

            三星表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出貨量第四季度出現下降,但并沒有公布智能手機的銷量數據。來自多個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三星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可能被蘋果再次奪回第一,在中國市場也失去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作為國內手機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上述消息或許讓諸多國產手機廠商內心竊喜。在過去幾年里,三星風頭蓋過蘋果,也成為國產手機頭頂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梢灶A料的是,當看到把三星踩下去的希望后,2015年國內各大廠商會更具侵略性的去搶奪三星在中高端市場的份額。

            但換個角度看,如果曾經如日中天的三星,現在也面對銷量利潤持續(xù)下滑的困境,說明了手機硬件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沒有護城河、沒有安全感的苦生意。

            以小米為例,這家平地而起的中國手機廠商在過去一年里完成了野蠻擴張。雷軍(微博)自稱,2014年小米手機出貨量達到6112萬部。但在2015年,小米需要面對千元機市場的紅海競爭以及進軍中高端市場后面臨的全新挑戰(zhàn)。

            誠然,用戶會不斷追求更大更好的屏幕、更好的性能,對智能手機也有更新換代的需求,但用戶終究是要通過終端來使用和生活工作相關的應用服務,技術和硬件的發(fā)展不能領先手機本身所能提供的服務太多。

            手機本身難以成為奢侈品,再忠誠的用戶,換一個品牌的手機都不會是太難做出的選擇,尤其是安卓手機。

            蘋果有著更好的用戶忠誠度,過去幾年同樣遭遇銷量和市場份額下滑的苦澀,雖然憑借大屏幕手機重回巔峰,iPhone銷量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7450萬部,但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市場效應終會逐漸耗盡,下一步,市場如何演變,蘋果如何維持高增長,依然是未知數。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無論智能手機排行榜前十怎么變換,谷歌(微博)依然坐享其成,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大小小互聯網公司所提供的服務能力依然在不斷擴大。

            無可否認,硬件廠商極大促進了科技和時代的發(fā)展,但未來的時代卻很可能不屬于硬件。摩托羅拉、諾基亞如此,現在的智能手機廠商也面臨著同樣的困惑,與用戶消費者最切身相關的,依然是生活、工作和服務。

            硬件廠商們的不安,最直接的反應是,都試圖去創(chuàng)建或主導自己的生態(tài)圈。

            三星希望憑借Tizen系統自建移動生態(tài),擺脫對谷歌安卓的依賴,但是其自有的應用程序現在不過千余款,Tizen手機在印度也遭遇如潮惡評;更早些時候,諾基亞也玩砸了MeeGo。

            小米從誕生之初,就在經營自己的MIUI,但是很難擺脫安卓所建立的應用生態(tài),推出的米聊等一系列產品也難以和安卓上全平臺產品競爭,或許在應用游戲分發(fā)、視頻聚合等方面,憑借用戶積累小米能獲取一定收益,但除非在用戶硬件更新換代中小米依然維持穩(wěn)定的用戶群,或者其軟件應用本身有類似微信、淘寶的不可替代性,否則戰(zhàn)略意義有限。

            要知道,即便是三星在鼎盛時期也無法在安卓下建立起自己的第二級移動生態(tài)。

            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概念的興起,似乎為手機廠商找到了另一條看起來更有希望的發(fā)展道路,因為這里是谷歌和蘋果也無法統治的全新領域——如果把自己的手機硬件和用戶其他所有智能硬件產品在底層深度集成,成為用戶家居生活、移動出行的控制中心,小米這類公司或將建立新的龐大生態(tài)圈。

            問題在于,如何實現?任何一家手機或家電硬件廠商要想做到70%市場份額、建立自己的行業(yè)標準,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如果不壟斷市場,這樣的跨界整合在競爭中將變得虛有其表、有名無實。

            至少,更多從一開始就信仰互聯網的人會愿意相信,最終只有互聯網平臺和應用才能打破無數終端之間的隔閡和障礙,真正讓用戶體驗到互聯互通、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