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消息 近日有一些大學為了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管理而加裝了生物識別技術。此舉也遭到了廣大學生群體以及網友們的批判,紛紛認為學校此舉有侵犯學生隱私之嫌。對于目前生物識別技術進校園的現(xiàn)象,近日已有教育部官員對此做出回應。

9月5日,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我們要加以限制和管理?,F(xiàn)在我們希望學校非常慎重地使用這些技術軟件。”同時雷朝滋還補充道:“包含學生的個人信息都要非常謹慎,能不采集就不采。能少采集就少采集,尤其涉及到個人生物信息的。”
除此之外,雷朝滋還指出人臉識別技術進校園不光存在數據安全問題,其中還包含有個人隱私問題。他表示目前教育部已開始關注這一情況,已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研究。
對于人臉識別技術進校園這一現(xiàn)象,央媒光明日報旗下光明網也就此事發(fā)表了評論員文章《人臉識別進校園,當謹慎》,直指現(xiàn)存的人臉識別技術進校園現(xiàn)象:“對技術不可誤用,對教育不可誤解。”

國外也出現(xiàn)過校園加裝人臉識別而被罰款的案例。雖然事件的形式可能不一樣,不過都凸顯了一個新趨勢,那就是隨著人們對自己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的增強,對于一切可能侵犯到個人隱私的事情都會舉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而對于人臉識別進校園這一類事件,預計教育部也將在未來出臺針對性的《意見》或文件來對相關技術的應用進行進一步的規(guī)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