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5日消息,據(jù)彭博社報道,由于小米低價設備生產遭遇瓶頸,該公司正與富士康洽談提高產能事宜,今年再向5個國家擴張的激進計劃也隨之推遲。
小米全球運營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在接受采訪時稱,小米和富士康正在討論在印度和巴西生產手機,還可能會考慮在印度尼西亞生產手機。
巴拉稱,“今年初,我們打算在今年進軍10個新市場。但意識到,如果要保持高度專注,就無法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所以我們減少了今年海外擴張市場的數(shù)量。”
今年,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已經(jīng)將成立4年的公司擴張至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印尼。這一擴張幫助小米超過了國內其他品牌,第三季度智能機份額僅次于三星電子和蘋果。
巴拉稱,進軍泰國、俄羅斯、墨西哥、巴西和土耳其的計劃已推遲到明年。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駐上海分析師沈哲怡(Sandy Shen)表示,“他們應該確保為每個進入的市場制定一個周全的計劃,如果時間能夠為他們贏得在少數(shù)市場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就是值得的。”
富士康發(fā)言人胡國輝(Louis Woo)表示:“我們一直有興趣傾聽客戶的意見。”他拒絕就是否與小米制定了在印度或巴西生產手機的具體計劃置評。
產能瓶頸
彭博社報道稱,產能和交付瓶頸放緩了小米追趕三星和蘋果的步伐。小米原本計劃在今年進軍10個新市場,目前減少至5個。
小米印度運營主管馬努·賈因(Manu Jain)稱,過去兩個月,小米不得不四次包機向印度運送手機,以交付訂單。盡管小米一般會使用商用貨運飛機交貨,但不一定總能獲得需要的班次來滿足需求。
小米的解決方案是,在公司想要成長的國家生產手機。巴拉稱,小米正與富士康談判,印度的手機生產很可能在1年至2年內開始,巴西可能更快。小米本季度在印度的智能機出貨量預計將突破100萬部,并可能會成為印度前五大智能機廠商。
小米自身并沒有任何生產工廠,依靠富士康旗下富智康和英偉達等為其生產手機。
特別提醒:本網(wǎng)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wǎng)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