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日系清新風格,大家一定會提到濱田英明老師,他的作品集《Haru and Mina》充滿了日系攝影的恬淡與清新,喜歡拍攝日系風格的朋友都被這組作品刷過屏。
那么問題來了 ,這種清新的膠片感該怎么調(diào)出來呢?嘿嘿,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調(diào)出具有濱田英明風格的日系片子。
最近發(fā)了兩組清明拍的片子,玩相機的朋友們都問我是單反拍的還是膠片相機拍的?這種類似濱田英明小清新的片子怎么進行調(diào)色?
首先,我要跟大家強調(diào)兩點:
拍照前期很重要,要控制好光比,多利用側逆光。
我們要去發(fā)現(xiàn)和學會去記錄身邊美好的東西。
拍攝時間:下午5::00
拍攝設備:佳能5D3+適馬35 1.4Art
可以看出原片,因為傍晚光線比較好,所以片子整體感覺較透。但是花長得太低了,加上個人愛干凈,沒有趴下拍,導致成片海平面有點偏。
后期怎么調(diào)整出具有濱田英明的日系膠片感呢?
第一步:把照片導入Lr,因為傍晚陽光很黃,所以前期我把色溫降低,這樣原片看起來會比較干凈。
第二步:降高光,提陰影,降低白色色階,提高黑色色階。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照片發(fā)灰,后面再用曲線來找回照片的對比,同時為了照片稍微晚低飽和一點,降低一點飽和度和鮮艷度。
第三步:調(diào)整各個通道的曲線,以下是模仿膠片風的曲線調(diào)法。由于曲線比較復雜,在這里不展開,大家只要記住S型是膠片曲線就行。
經(jīng)過曲線的調(diào)整,照片不灰了,在這里要注意一下,曲線是S型,調(diào)整幅度根據(jù)自己的片子和實際情況判斷,一般調(diào)靜物幅度可以稍微大點。
Tips:對比度分為色彩對比和明暗對比。我們降高光提陰影,降白色提黑色,所降低的是明暗對比。 后來拉了S曲線。不僅找回了明暗對比,還會提高色彩對比。這樣片子不僅不發(fā)灰了,而且還給照片增加了膠片的色彩感。
第四步:調(diào)整HSL,因為我想讓片子偏清新淡雅一點,所以把全部顏色的飽和度降低了,幾乎所有顏色的明亮度都提亮了。
在這里為什么不提亮藍色反而降低呢?是因為原片中海水不是很藍,我想讓海水藍一些,所以將藍色的明亮度降低,顯得海水更藍。
第五步:分離色調(diào),讓片子蒙上一層淡淡的青色感覺,在高光和陰影上加一點點青色。數(shù)值大概在200附近,很淡的一層。
關于銳化,我一般不在Lr里面做銳化,在PS里面搭配蒙版會好一些。顆粒的話根據(jù)個人的愛好,可以加一點點增加照片的質感,在這里我沒有加。
第六步:相機校準,紅原色和綠原色我一般是不去動的,因為它們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難懂,所以干脆不去拉動它們。
提高藍原色的飽和度可以讓照片更加的通透,它的算法有點接近鮮艷度,但是比鮮艷度更有通透感,這樣調(diào)整以后,片子的色彩就會更鮮艷通透一些。
第七步:導入ps中進行裁剪和旋轉,使海平面平行,然后為了模仿120的膠片相機,這里把照片裁剪成為正方形。
進行二次構圖時要注意天空部分要有留白,這樣照片看著不壓抑。
最后一步:復制多一個圖層,高反差保留1.6,再把圖層模式改為線性光,給照片增加銳化。
搭配蒙版,可以用畫筆給你想要的部分增加銳化。
調(diào)整前后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