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移動和北京聯(lián)通正對本地用戶推出不限流量套餐,前提條件是超出規(guī)定套餐流量后,會降至低速網絡繼續(xù)免費使用。
據了解,兩家運營商推出的套餐標準月費是46元,提供每月1.5G本地流量和全國60分鐘通話時長。
在超出套餐后,語音資費上,北京移動國內通話資費為0.19元/分鐘,北京聯(lián)通為0.15元/分鐘;流量資費上,超出后將進入限速狀態(tài),可免費繼續(xù)使用低速本地流量,網速會限制在最高128kbps,次月1日起恢復正常網速。
降速不限流量這一做法在國外很早就有。如美國運營商 AT&T 早年賣 iPhone 合約機時,曾提供一個 30 美元的無限流量套餐,但實行沒幾年就停了,因為在無限流量的規(guī)則下,少數下載狂總是占去了多半的網絡資源。
需要注意的是,國內限速最高128kbps,這個速率相對于2.5G,但這僅是理論最高值,別忘了還要除以8,實際速度其實不到20K。
“不限流量”服務的對用戶無疑是一個大福利,但對運營商來說它卻是一把雙刃劍。為其帶來新用戶的同時,低速也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體驗。
通常,手機打開一個網頁無論是WAP還是WWW網站,至少需要20K。雖然流量是免費,但已習慣高速網絡瀏覽的用戶能為打開一個網站而等待1分鐘嗎?這還僅僅是個網頁。
騰訊科技從北京聯(lián)通官網上看到,很多消費者在“商品評價”中表達了不滿。有消費者稱:“網速有點坑,刷個網頁都要幾分鐘。” 、“超出以后,真廢勁,看小說都得半天。”、“出北京市就坑了,流量漫游、接聽也需要付費。就當流量卡用吧,用完就去消號。”
當然,也有消費者表示贊許,表示能夠通過這個套餐肆無忌憚地上網,不用擔心超流量,對于網速要求不太高的用戶來說足夠了。
通信世界網總編劉啟誠認為,運營商推出這項服務顯然是一種市場策略,也是一種炒作手段,雖然是無限流量,卻被轉化為低速網絡,這會造成用戶體驗差的后果,也砸了自己的牌子。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