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招聘旺季馬上到來,準備求職或跳槽的職場人,正坐在電腦前忙碌篩選機會,向心儀的單位發(fā)送簡歷。但接收簡歷的人,真的是用人單位的HR嗎?錄取通知如約而至,迎接求職者的真的是一份理想的新工作嗎?

虛假求職信息滿天飛不僅騙錢還想要你的命
近年來,因輕信招聘網站不實信息遭到詐騙的求職案例并不鮮見。
“您好,我是××公司的人力資源師,誠邀您參加本公司的面試……”接到這樣的面試電話,相信不少求職者都是開心準備,只是廣州的王先生卻因此郁悶至今。原來就在近期,王先生通過查閱網上招聘信息,來到“廣州××公司”參加面試。“公司”在了解他的相關信息后,表示能提供某知名企業(yè)的高薪崗位,但需要王先生繳納860元的“就業(yè)登記卡”費用,才能安排上班。信以為真的王先生立馬交了這筆費用。豈料幾天過后,始終未收到“公司”的工作安排,主動打電話詢問,卻再也聯系不上。
如果說招聘騙錢讓人深惡痛絕,那么因求職誤入傳銷喪命的案件則讓人扼腕痛惜。不久前,年僅23歲的985高校畢業(yè)生李文星在某網站上求職,遭遇傳銷騙局,在天津不幸身亡。之后,25歲青年張某也誤入傳銷騙局死亡,就在最近,還有兩個90后小伙誤入傳銷,遭人追擊,沖上公交大喊快開車才得救。
一樁樁求職詐騙案向公眾揭開虛假求職殘酷面,同時也給廣大求職者以警醒。除遭遇招聘詐騙外,求職過程中還隱藏“隱私泄露”風險,其危害也不小。隨著“金九銀十”招聘季的到來,很多求職者在找工作期間,為了增加找工作“命中率”,多會選擇在招聘會、求職網站“海投”簡歷,但結果是,工作尚無著落,各類職業(yè)中介、求職培訓等騷擾電話和短信頻繁,甚至因泄露隱私信息還帶來經濟損失。
企業(yè)HR招聘頻遇“尷尬”或是缺了這個身份認證
各類求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求職者們對騷擾信息不勝其煩,出于本能掛斷陌生號碼或使用百度手機衛(wèi)士進行攔截,這又會讓各企業(yè)HR十分“尷尬”:令人期待的就業(yè)機會就此錯失。
在知名社交媒體知乎上,有網友提問“各位HR在招聘中都遇到哪些想要吐槽的人和事?”名為“夜夜”的網友回答說,“您好,我是某某單位的HR,收到了您投遞的一封……”話還沒說完就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不需要!你們這些銷售怎么這么煩!”接著“啪”的一聲掛斷電話。更有甚者,求職者看到是外地號碼直接進行屏蔽,這讓異地辦公的HR哭笑不得。

百度手機衛(wèi)士“號碼黃頁”查詢號碼
其實,各種求職騙局或招聘尷尬多是由于求職者與招聘者信息不對稱。目前,百度手機衛(wèi)士已經推出“號碼黃頁”功能,各招聘企業(yè)可以對企業(yè)電話號碼進行認證,增加身份的可信度和信息的權威性,而求職者手機接到企業(yè)專屬電話名片,就會放心接聽,避免掛斷電話的“尷尬”。另外,當百度手機衛(wèi)士用戶在號碼黃頁中查詢應聘企業(yè)電話號碼時,企業(yè)信息也會得到更深入的展示,極大提升雙方的溝通效率和信任程度。
找到一份適合心儀的工作,是每個求職者的夢想。如今,招聘市場良莠不齊,求職者面試前可通過百度手機衛(wèi)士號碼黃頁功能核實企業(yè)官方電話,把好前道關口,避免陷入詐騙陷阱。對于招聘企業(yè)而言,通過第三方平臺審核認證,是獲取求職者信任的基礎,也是企業(yè)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讓信息自由傳遞,讓網絡安全便捷,這是求職者和廠商共同捍衛(wèi)的目標。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