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此次三星轉產QD-OLED的原因,專家分析稱,此次三星Display策略改變的動因之一,是在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LCD面板價格不斷下降,利潤降低。從逐利的角度考慮,三星更傾向于發(fā)展利潤更高的QD-OLED。
近日有消息稱,三星Display將在今年8月停止現(xiàn)有LCD面板生產線,將其轉換為QD-OLED生產線,并且要達到2021年量產QD-OLED的目標。據了解,此次計劃總投資額在21.5億美元到25.8億美元之間。這一消息的流出引來討論無數,人們不禁猜測,三星這是要倒戈進入OLED陣營了?
經營壓力或成三星轉產主因
談到此次三星轉產QD-OLED的原因,賽迪智庫集成電路所光電子研究室主任耿怡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三星Display策略改變的動因之一,是在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LCD面板價格不斷下降,利潤降低。從逐利的角度考慮,三星更傾向于發(fā)展利潤更高的QD-OLED。
奧維睿沃高級分析師卞錚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也認為利潤是三星策略改變的主因。他認為,隨著近兩年超高世代面板產線集中量產,LCD電視面板的供過于求已經進入歷史最嚴峻的階段,面板價格長周期波動規(guī)律被打破,在短短半年中,經歷兩次劇烈下跌,主流產品價格已經全面跌破現(xiàn)金成本線,各家LCD電視面板業(yè)務進入全面虧損期,并且短期難以回復到正常運營水平。這對于更重視利潤的三星Display來說,通過產線改造,逐漸減少LCD TV面板對公司利潤的拖累,加速對高附加值新技術進行投資,是不得以而又必須為之的決定。
與LCD電視面板的頹勢相比,近年來OLED電視在全球高端電視領域站穩(wěn)腳跟。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yè)部總經理彭顯東表示,在技術端、市場端和消費端,OLED電視都是容易被接受的產品。根據LGD公布的數字,OLED電視在北美、歐洲和日本市場表現(xiàn)亮眼,在日本占據了近八成的市場。2000美元以上的全球高端電視市場,OLED份額為36%。
覬覦OLED的高利潤和優(yōu)良市場表現(xiàn),三星此次轉產QD-OLED是要進入OLED電視市場,與LGD展開爭奪戰(zhàn)嗎?
彭顯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此次三星投資的力度也比較大,該策略調整標志著三星向大尺寸OLED面板又邁進一步。而且,此前三星在小尺寸OLED占據領先優(yōu)勢,LGD在大尺寸OLED顯示屏獨樹一幟。三星覬覦大尺寸藍光OLED面板,但是良率等指標一直有待完善?,F(xiàn)在,用戶對于新技術新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此次轉產QD-OLED,三星未來有機會在大尺寸OLED面板上與LGD并駕齊驅。
然而耿怡認為,與其說三星受到OLED電視成功的影響,不如說這是三星Display發(fā)展戰(zhàn)略的必由之路。在LCD的發(fā)展日漸成熟之際,Micro LED的發(fā)展仍有待時日,轉向QD-OLED自然成為三星各種考量下最終的選擇。
QD-OLED未來發(fā)展前景仍是未知數
一直以來,三星和TCL等品牌以量子點電視作為核心主推產品。對于目前在售的量子點電視,全稱應該為量子點液晶電視,因為其實質還是液晶技術。此次,三星轉產QD-OLED,是否會對量子點液晶電視陣營產生沖擊,是否意味著OLED技術的階段性勝利呢?對此,專家的觀點不一。
耿怡認為,現(xiàn)階段的量子點與OLED電視競爭的本質還是液晶技術與OLED技術之間的競爭。但三星轉產QD-OLED宣布OLED獲勝還為時尚早。因為,此次三星轉產更大程度還是出于對市場液晶面板供需平衡的自發(fā)調整。目前看來,QD-OLED能否成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彭顯東則認為,量子點技術是指在原有顯示技術基礎上,增加色彩的飽和度以及色域。因此,量子點技術既可以與LCD結合,也可以與OLED結合。QD-OLED的出現(xiàn)對量子點陣營影響不大,但是對OLED陣營有一定沖擊。
卞錚則認為,即使QD-OLED量產出來,三星和TCL在電視名稱上與OLED會有一些差別,以樹立自身的技術優(yōu)勢,并與LGD OLED電視相比拼。原本的量子點電視可能會降為中端電視。
相關專家表示,現(xiàn)在液晶電視仍然是主流,OLED電視只是在超高端電視市場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液晶電視也在不斷改良,OLED電視與改良版液晶電視的差距越來越小。
例如,QLED電視色域理論上可以超過OLED電視,疊屏電視在對比度等方面接近OLED電視。因此,不能說OLED已經在顯示技術比拼中獲勝,OLED電視要在市場中趕超液晶電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現(xiàn)量產之前諸多技術仍需突破
此次三星的預期目標是在2021年實現(xiàn)QD-OLED量產。在最終實現(xiàn)量產的近三年時間,三星的QD-OLED制備方案還在測試,QD-OLED目前仍存在技術瓶頸需要突破。
卞錚介紹,三星QD-OLED是以藍光OLED為底光,然后激發(fā)紅色、綠色量子點膜,形成紅光和綠光,最后與藍光OLED一起形成RGB,是不同于LG Display白光OLED的折中解決方案。他認為,三星最終目標是研發(fā)出量子點電致發(fā)光電視面板,該技術采用無機自發(fā)光材料,與OLED電視面板相比,在材料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目前還處于測試階段,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徐征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星的QD-OLED技術方案,首先是比較巧妙的利用了量子點的光,使得發(fā)光轉化效率提升,此高等特性是其優(yōu)點之一。其次,QD-OLED制備工藝相對簡單也助其提升性能。
徐征也指出三星QD-OLED技術方案的短板。他分析,藍光在轉換效率和亮度上都是短板的顏色。在紅綠兩種顏色的基礎都是藍光的情況下,藍光的質量需要做的非常好,在壽命、效率都要盡量高。因此在三星QD-OLED技術方案中,藍光是關鍵問題,如果解決了藍光問題,那么這個方案將是蒸鍍、噴墨打印三基色方案、白光方案中最好的一種。
耿怡則認為,QD-OLED與目前OLED技術相比,優(yōu)劣性類似,顯示效果更好。但其成本依然高昂,產品耐久性也需要進一步驗證。因此,對于三星Display而言,材料性能提升、生產成本降低賦予了QD-OLED不同于傳統(tǒng)液晶電視的特點,諸如柔性、曲面、折疊等,可能才是QD-OLED將要面臨的挑戰(zhàn)。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